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2018投資心得與檢討

今年的報酬率不怎麼樣,因為大部位在中國,不過並不擔心目前的投資組合。
基本上不買營運衰退,除非有特殊事件,例如資產處分或併購套利。
組合大多都破淨,如果獲利成長在10%以內,PE在2~7,成長10~20%,PE在7~10,成長超過20%,PE最多15。沒有原物料股或其他產品價格完全無法自己掌控的股票。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當年剛進入職場的那一個月,是我這輩子最大的轉淚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有個重要的體會,那就是...


這篇是我一位非常佩服的前輩最近寫給他的公司的內部信。
看了挺震撼的,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看手機...
這麼好的文章不能只有我看到,因此,這篇經他同意,可讓我分享給大家。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2017投資心得與檢討


首先感謝過去一年互相交流投資的同好們。因為每個人吸收的知識不同,不同的思考角度,也有各自的盲點與偏見。這時候同好在一起互相吐槽,是個蠻好的進步方式。
每隔一段時間,我投資的方法都會有修正,代表自己有長進,這都要感謝大家的提點。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恆毅力--堅毅比天賦重要


前陣子看到一則鈴木一朗的新聞:「從來沒有一天我坐在家裡休息」。
43歲的他,雖然實力大不如前,但仍常常一個人到球場自我訓練,毅力和自律的典範。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如何分辨投資領域的江湖術士?

剛剛婉拒了一位出版社希望我推薦的一本書。若出版社看到這篇,別介意,我沒有惡意,若有冒犯在這先說聲抱歉。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詠春拳 半年練習紀錄與心得

前陣子徐曉冬秒KO太極宗師的影片很紅,他自己也接受了專訪大意就是中國武術95%都沒實戰功能,他不爽那些騙子收別人的學費,所以要出來揭開他們的騙局。

另外,這個影片也對武術有了一些蠻好的詮釋,可參考。

我目前練了詠春半年,完全稱不上專業,以前也沒有任何基礎,只是在這邊紀錄一下心得,希望對有興趣學武的朋友有些幫助,也請專業的朋友多多指教。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輕鬆聊天的 讀書會來囉!





目前已停辦。



FB粉絲專頁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2016年投資心得與檢討




今年不講個人績效了,首先因為年中不同時間點會有其他收入不斷投入,報酬率實在不好算,去年就算得很麻煩,今年懶得細算。
再來因為講績效對我或對別人都沒有什麼好處,但會有一些潛在的壞處。所以以後還是不講了,分享一些投資心得就好。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Google模式:CEO親自公開經營思維



只要強者中的強者,想辦法留住他們:
只招募最優秀的工程師,先別管他要做什麼,先把優秀人才挖進來。不用為他們擬定詳細的商業計劃,讓他們自己發揮,他們甚至會為自己找到合適的工作內容。
我們不只是要技術專業的人,而是結合商業、創意、專業的智慧創做者(smart creative)
智慧創做者特徵:
知道很多事物背後的運作原理、精明的分析能力但不會被資料誤導、能看出該技術蘊含龐大商機的商業頭腦、親手快速做一個產品、好奇心強且質疑現狀、愛冒險、心胸開放懂得接納別人意見、善於溝通且能詳述細節...
你無法命令他們做什麼,你只能想辦法創造一個他們天天想來工作的環境。
不用確保他們是否工作過度,但要確保他們享受工作。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分享挑選商管書的小小心得

昨天看一本商管書,結果內容有點失望,不是說不好,只是跟期待有點落差。為了避免得罪人,就不說書名了。
挑書的時候,看誰推薦的很重要,之前翻到的地雷書,通常沒什麼人推薦。
最好有重量級商業大老闆或高管推薦,這些人實戰經驗豐富,如果書寫的很到位,他們會很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