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對現金增資和可轉債的一點想法

看到日本八佰伴零售集團的影片,內容是八百伴為了海外擴張,發大量CB,想說到期就稀釋股權,這樣就不用還錢,沒想到衰退期股價大跌,沒的轉換,結果還不出來破產。
前陣子和朋友討論現增和CB的籌資利弊,說一點想法,歡迎指點。


很難理解那些「發CB就不用還錢」的想法。如果被輕易稀釋股權,那不就等於在幫債權人打工?原本給個固定利息就好,現在卻被拿走珍貴的股權,不划算。

除非在股價高估時發,這樣就等於你願意用你滿意的高轉換價賣掉你的股權,為了換取免利息的債可以用。這也要衡量有息債的利息是多少,看哪個划算。
如果幾年後回頭看,剛好在股價高點時發,那就賺到了,用到免利息的債,到期還債權人錢就好。
不過發的時候要有把握可以靠本業還錢綽綽有餘,弄到還不出來或要靠發新還舊,壓力就會很大。

那這跟現增差在哪?現增同樣要在股價高估時發,只是現增價通常要比現價便宜一點,而且是馬上稀釋,是一種大股東與管理層的變相套現。

假設現價100元,如果發三年後到期的CB,轉換價可能120,如果現增,現增價可能95。
如果三年後股價跌到80,發CB就是用免利息的債券,沒被稀釋。而現增就是等於在95元賣股票換現金,此時現增勝。
如果三年內股價漲到150,發CB就是用120元的價格賣股票。現增就是等於在95元賣股票換現金,此時CB勝。
如果三年後股價在95~120,那兩者有各自勝出的狀況。

中國首富許家印這幾年對其公司的操作,高檔現增,低檔回購,來回好幾次,大幅提高原股東報酬率,等於是管理層自己幫大家反覆做T賺價差。(不過回購起來很暴力,筆者不是很認同,7/4大跌尾盤直接硬拉到接近平盤...雖然這樣小股東會很有信心,但慢慢托底,不是可以低檔吃更多嗎...)

總的來說,如果覺得股價實在太高估,就直接現增,有些高估,就發CB。
其餘時候,都不要輕易稀釋股權,想擴張就老實跟銀行借或發有息債。或股息少發,將盈餘保留下來一直滾,讓公司股價一直漲,如果小股東對股息低有意見,需要用錢就請他自己賣少部分持股,這就是波克夏的作法,此作法還可省不少股息稅。(但如果是KY股息免稅就另當別論。)

巴菲特幾乎不讓波克夏股權被稀釋,股權是很珍貴的,少數例外是某年當時的最大持股可口可樂超貴,導致波克夏股價也超貴,所以用波克夏股票去做併購。(如果當時有順便也把可口可樂賣掉就更好了,印象中巴菲特後來有後悔,可口可樂股價盤整了十年)

如巴菲特所為,盡量不要稀釋股權,且在高檔發CB和現增會被別人說割韭菜,所以盡量讓股價貼著公司價值走,是最好的方式,高檔籌資就當作是抑制自家股價的方法。但如果認為自家公司股價被低估,那就別客氣,大力買庫藏股或自掏腰包加碼吧。

FB粉絲專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