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1993年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與其追求有遠景的新創事業
我們想專注在找尋 我們懂的商業模式 及 優秀經理人

將來會投入什麼產業
我們並沒有特別的想法

我們要求自己每年的 實質價值 與 盈餘
以15%的速度成長

這絕對要用合理價 買好公司


同時也要避免手上閒錢太多 而去幹蠢事
若方向不對,再怎麼努力 也是浪費力氣


集中投資好公司

查理和我很早就了解
一個人的投資生涯中
要做出上百個好的投資決策,很累
尤其我們現在愈來愈大
能買的點子就愈來愈少

所以我們期許自己一年能買到一個好的生意就不錯了

很多學者覺得我們投資太集中,風險高
我們不認同
我相信反而集中投資在精挑細選的好公司
才能降低風險


風險並不是波動高,而是賠錢的可能性與程度

學界竟然認為波動大就是風險高
太蠢了

如果有人用低得離譜的價格 賣你一間好公司
你會不敢買嗎?

Beta理論學者 根本不知道這家公司在做什麼
競爭對手在幹嘛
借了多少錢來營運

他們只關心歷史股價
但關心過去股價根本沒用


評估一家公司的風險,有以下幾點:

1. 這家公司的長期競爭力
2. 管理階層的經營能力 和 運用現金的能力
3. 管理階層 將利益確實回報給股東 而非中飽私囊
4. 買進這間公司的價格


舉個例子,長期而言,可口可樂 與 吉列 的產業風險很低
比任何電腦公司 或 通路商小的多
可口可樂 占全球飲料市場44%
吉列 占刮鬍刀市場60%
除了稱霸口香糖市場的箭牌公司
我想不出哪家公司的競爭力 能超越他們

更重要的
他們還不斷增加他們的市占率
就像一座有寬廣護城河的堅固城堡
相反的
一堆公司卻要每天耗盡心思,打沒有意義的游擊戰
就像彼得林區說的
對於那些只會銷售標準化商品的公司
競爭有害利益


Beta學者 根本沒有能力分辨
賣寵物玩具或呼拉圈
跟賣大富翁或芭比娃娃的公司
風險有何不同

但對於只要略懂消費者行為的投資人來說
可以輕易看出其中的差別

當然每個人都會犯錯
所以只要集中投資在自己懂的領域
就能將風險控制住

很多產業是很難懂的
就算我和查理 看再多資料
也搞不清楚他們是否有長期競爭力
那就算了
如果眼前就有根針,我們為什麼還要在稻草堆中找針呢?

當然,如果你算出來期望值很好
就算風險很高,也能投資
很多創業投資者就是這樣
但記得要分散,不要一次下重注

如果你什麼都不懂,那就買ETF
但如果你對於某些產業有些了解
你就應該投資5~10家股價合理 且 有長期競爭力的好公司

為什麼要把你的錢 放在排名第20名的股票呢?
專注在前幾名就好了!


什麼是理想的董事會成員?

如果董事發現不合理的現象
應該試著說服其他董事,有關他的看法

但要是他孤掌難鳴,那他也要說服其他沒出席的董事
當然很少人敢這樣做,因為會被排擠

我認為董事會人數不用太多,最好10個以內
同時大部分由外部遴選,並建立審核CEO的制度
並定期在CEO不在的時候討論CEO的表現

至於董事會成員的條件
要有商業經驗、有心做好 且 以股東的利益為導向
現在很多公司董事 都是用社會地位 或單純為了讓董事會多樣化 來評選
這種做法是錯的





按讚分享好觀念,謝謝 


可在右側訂閱部落格,以即時收到好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