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精彩,淺顯易懂
是全球唯一兩度榮獲英國科普獎的作家
也是田野生物學家、人類學家、實驗室的科學家
與另一本"槍砲、病菌與鋼鐵 - 人類社會的命運"
(講人類的文明史,我已經整理重點
與本書合稱為"人類大歷史"
這本書也同樣在 查理蒙格 推薦年輕人必讀20本書之中
至於有人問:學這個要幹嘛?
我看完兩本書的體會,除了了解我們老祖宗是怎麼來的以外
戴蒙在過程中的推理,讓我覺得非常精彩
那要不斷的蒐集資料、思考
有時候你認為結論就是這樣,應該不會錯了
沒想到新的證據出來,就全部翻盤
人類學是很不容易的學問
看幾十萬幾百萬年前的石頭
就要推測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腦袋要很清楚,要不斷挑戰自己
是個訓練自己客觀的好方法
那就開始吧~
人類不過是另一種大型哺乳類
我們和黑猩猩的遺傳差異,只有1.6%
比不同品種的狗之間,差異還要大
但這2%,就決定了巨大的行為差異
例如直立行走、腦子比較大、能說話、體毛少、有奇異的性生活
這都是那1.6%的基因控制的
(其實這1.6%的DNA,也有很多是垃圾,
只有這1.6%的一小部分,造成我們與黑猩猩的重大功能差異)
分叉出來的時間,大約在700萬年前
為什麼最後直立人存活下來,而粗壯南猿滅絕了?
我們只能猜測:
粗壯南猿競爭不過直立人
因為直立人的石器與大腦 使他們能有效利用植物資源
而粗壯南猿只能依賴植物資源維生
也有可能直立人 宰了他們吃肉
但不熟悉人類演化細節的讀者
會以為"智人"一出現,人類就"大躍進"
50萬年前,智人就出現
但這根本沒什麼
洞穴壁畫、房子、弓箭,還要再過幾十萬年才出現
石器也沒變化,同樣的玩意 直立人使用了100萬年
"智人"較大的大腦,並沒有讓他們的生活方式 有戲劇性的變化
硬要舉一個重大發明,大概只有控制火的能力
但那也是直立人的業績,不是智人的
那直立人到智人 這150萬年,
我們的祖先是怎麼生活的?
都是石器當工具,但非常粗糙
沒有一致的功能
與後來的克羅馬儂人,遺留的針或茅,完全不能比
早期的石器都是拿在手裡使用
沒有骨器、沒有魚鉤、沒有結網的繩索
沒有證據顯示工具曾裝在其他器材上,以便著力
雖然早期人類的食物有肉
但我們不知是打獵來的,還是其他獵食動物殘留的
直到很晚以後,約10萬年前
才有證據討論人類的狩獵技術
但那時人類狩獵大型動物的本領,很爛
更別說更早的獵人
人類自古是英勇獵人?男人只會出一張嘴
在紐幾內亞
我和真正的獵人一起生活過
他們最近才脫離石器時代
他們會大聲討論每一種他們狩獵的動物、狩獵方法
樂此不疲
你會以為他們每餐都有新鮮的袋鼠肉吃
事實上,只要追問詳情
多數紐幾內亞獵人會承認:
他們一輩子也不過打了幾頭袋鼠
現在多數採集狩獵族群
使用的武器比早期智人 精良多了
但人類學家發現 他們的主要熱量來源
是婦女採集回家的植物
只有在北極,大型動物才是家裡的主食
(那裡植物資源稀少
而直到最近幾萬年,北極才有人類生活)
最後的原始人-尼安德塔人
舊世界有至少3種不同的人類族群
他們是最後的原始人
我們先討論 尼安德塔人
尼安德塔人 從西歐到歐洲東部的俄羅斯南部、中東,直到中亞的烏茲別克
在13萬年前出現,4萬年前消失
他們的門牙有明顯的磨痕
顯示把門牙當工具
(可能是當老虎鉗之類的夾具,也可能是處理動物毛皮製作皮革)
肌肉發達,我們大概只有健美先生有那個水準
四肢粗短,平均身高163cm
可比我們同樣身高的現代人重9公斤
那可不是小腹肥油,是強有力的肌肉
骨盆比較寬,懷胎期可能是12個月
建物很簡陋,只是幾堆石頭,一些柱洞
與克羅馬儂人的複雜建物遺跡,不能相比
壽命約30~40歲,沒有超過45歲的
在一個沒有文字的社會,經驗難以累積
狩獵技術差
洞穴中的哺乳類骨骼,以南非大羚羊最多
好像是一整群被捉來吃了
但成功的秘訣可能是:
羚羊是馴良的動物,而且容易成群驅趕
所以可能是把他們逼到懸崖,摔下深谷
根本沒找到比較危險的獵物的骨骼,如 南非野牛、豬、象、犀牛
野牛骨主要是幼年或老年的
因為他們只有刺茅、沒有弓箭
這樣要挑戰成年犀牛,根本找死
"大躍進"的證據,約在4萬年前
法國和西班牙最明顯
我們稱克羅馬儂人
長得跟我們一樣
如果穿上我們的服裝走在路上,認不出來
他們會先從大塊石頭上,小心剝下石瓣,做成理想工具
可以製造鋒利石刃
也有明確的複合工具
(石槍間的長茅、裝了木柄的斧頭、針、鎚、魚鉤、繩索)
獵人也有較先進的工具(帶倒刺的魚鉤、標槍)
所以我們發現了異常兇猛的獵物骨骼,像南非水牛、大角鹿、馬
但就算今天的獵人 即使有大口徑的來福槍,槍上有望遠鏡
要獵殺這些動物 也不見得容易
當年的獵人 必然對那些動物的行為 相當熟悉
而且還有集體狩獵的技巧
過去活過好幾個冰期的大型動物
都在最後這個冰期結束前 滅絕了
反映了新狩獵技術的卓越程度
克羅馬儂人,比尼安德塔人 多活了20年
這20年可能是勝出的關鍵
舉個例子吧
1976年,我造訪索羅門群島
很多島民可以告訴我那些野果可以吃
但只有一位老人告訴我: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還有哪些野果可以吃
因為在他小的時候,有一次超級龍捲風 打農園全毀
老人還記得當年讓他們活下來的野果
這樣的一個人,就能影響整個社會的生存
過去很多學者主張:
歐洲的克羅馬儂人 是從尼安德塔人演化來的
現在看來幾乎錯了
他們是被幹掉的
依我看來
大躍進發生在歐洲的事
在現代世界 反覆發生:
人數眾多、技術高超的族群,入侵人數少、技術落伍的族群
例如歐洲殖民侵入北美土著
土著可能因傳染病大量死亡
也有被趕走的
也有被歐洲人"融合"的
雖然尼安德塔人 肌肉較發達
但是武器決定勝負,不是肌肉
肌肉發達只會需要更多食物
至於有人幻想他們是否有交配?
目前沒有證據
我比較保守,沒有證據就當作沒有發生
到底幫助人類祖先大躍進的因素是什麼?
至今還是考古學上的謎
但我猜唯一的可能答案是:
複雜語言的生理構造
黑猩猩、大猩猩都能以符號溝通
訓練過的還能辨識上百個符號
非洲綠猴能用嘴裡發出的咕嚕聲
表示三種不同動物:豹、老鷹、蛇
那為什麼猿類沒有繼續往這方面演化呢?
答案似乎是涉及控制語音的解剖構造
包括喉嚨、舌頭、以及相關控制語音的肌肉
就像一隻瑞士錶
要準確計時,是因為所有精心設計的零件
我們的發聲道 是依賴許多構造與肌肉的精密配合
科學家認為黑猩猩不能發出母音
要是我們也只能發幾個音,那說話的詞彙就會大量減少
所以我才認為
這是人類大躍進的關鍵
雖然這個在化石上 未必會留下痕跡
(如果黑猩猩真的能講話,那"決戰猩球"的劇情 很可能會上演XD)
(如果黑猩猩真的能講話,那"決戰猩球"的劇情 很可能會上演XD)
"前面第四棵樹,正右轉,把公羚羊趕向紅巨石,我會在那埋伏,用茅刺牠"
這樣的訊息 用說的只要幾秒
要是沒有語言,根本無法傳達
沒有語言,祖先也無法腦力激盪,改進石器
但那不是突變一發生,大躍進就發動
即使有合適的發聲道
也要有幾千年實驗各種語言結構
發展詞序、時態等文法概念
還要累積詞彙
----------------------------------
直到大躍進前夕
人類文化以蝸牛速度 發展了幾百萬年
那個速率 受制於遺傳變化的緩慢步伐
大躍進之後,文化不再依賴遺傳變化
過去4萬年,我們的體質幾乎沒變
但文化大幅進步
要是尼安德塔人時代
外星人來地球
只會覺得人類是個行為奇特的物種
如海貍、花亭鳥、陸軍蟻
完全不能預見我們會很快地發生變化
而這個變化
讓我們成為地球生命史上
第一個有能力毀滅所有生物的物種
-----
這一篇文章比較有趣,我們來回答幾個問題
為什麼人類女性會停經?(這在動物界史無前例)
為什麼人類性交會在私密空間?而且目的是享樂?
人類男性的陰莖 為什麼相對來說十分雄偉?
這些問題,都涉及到"得" 與 "失"
任何事情都有機會成本
所以我們都可以問:
做別的事 或 發展成別的樣子,是否特別有利?
例如天擇為女性身體,寫了停經程式
看來似乎降低了女性的生殖成就
但女性的生殖性能提早關閉
反而能使女性順利扶養更多的子女成人
為何男人的陰莖這麼雄偉?
男人的陰莖 平均勃起長度12.7cm
大猩猩3.18cm
紅毛猩猩3.81cm
黑猩猩7.62cm
視覺上的突出程度也是
大猩猩的陰莖 勃起也毫不起眼
因為是黑色的
黑猩猩因為背景是無毛的白色皮膚,陰莖勃起後粉紅色 很搶眼
雄猿的陰莖若不勃起,根本看不見
為什麼男人不把花費在雄偉陽具上的成本省下來
投資在其他地方?
難道是因為耍特技?
有人說因為人類會擺出各種特技姿勢來做愛
所以陰莖長 有利於各種搞法
但紅毛猩猩 做愛是懸吊在樹上
而且也有各種姿勢
比起我們在舒適的臥室上
更需要耍陰莖特技
所以這個說法說不通
還是要炫耀?就像雄孔雀的尾巴、雄獅的鬃毛一樣
這個說法也不過是一相情願
許多女人說 男人的聲音、肩膀、腿
比較容易他們春心蕩漾
見到男人的那話兒,倒不見得
其實是威脅其他男人用的
男人創造陽具藝術品(例如紀功柱)
都是男人創造給其他男人看的
男人陰莖演化的唯一限制
是女性陰道的長度
因為太長會傷害女性
如果男人能夠攬下陰莖設計權
陰莖會變成什麼德性?
我想我能猜的到
陰莖會像"陽具鞘"一樣
新幾內亞高地的一些土著
男人就有"陽具鞘"
每個套子長60cm,直徑10cm
有各種尺寸和形狀
我的老婆第一次見到陽具鞘,說:
那可是我見過的最不謙遜的炫耀謙遜的辦法
---------------------------------------------
大部分哺乳類
一生中大部分都是沒有性生活
只有在雌性發情的時候
才會性交
雌性也知道他們哪時候排卵
因為他們會像周遭雄性 展露陰部
招攬恩客
但女人在整個週期中
幾乎都可以性交
並沒有什麼發情期
且排卵沒有徵兆
因此人類大多數性交時
都沒有生殖意義
人類女性的生殖週期長度
比其他哺乳類,也來的不穩定
即使一對年輕新人 想生孩子
他們高頻率做愛
每個周期的受孕機率 也只有28%
要是養牛人家發現 他們高價買來的種牛
只有那麼低的生殖率
必定非常懊惱
對其他動物來說
性交是非常危險的奢侈品
會燃燒珍貴的卡路里
忽略採集食物的機會
說不定 天敵在一旁虎視眈眈
因此性交是為了受孕 才需要做的事
而且花的時間愈少愈好
人類就不一樣了
但光是說"打炮很爽" 並不算是答案
要是夜夜春宵 沒有巨大的演化利益
那麼沒有性趣的突變人 就會演化出來,佔領世界
為什麼人類講究做愛要私密?
為什麼女性自己不知排卵期?
目前有至少6個理論:
1. 促進男性合作、降低敵意
這個理論是說 女性生理會影響男人之間的團結
如果一群男人女人在一起工作
A女一下跟A男,一下跟B男相好
那男性最後會大打出手
2. 鞏固夫妻的聯繫,奠定家庭基礎
女人一直維持對男人的性吸引力
可以將男人栓在身邊
協助扶養子女
這個理論非常男性沙文
但他無法解釋長臂猿的例子
(他們隔幾年才交歡幾次,但卻共同撫養子女,終身廝守)
3. 為了能長期分享鮮肉,而演化出長期發情的生理狀態
女人以性 交換獵人的鮮肉
這個理論還是以男性為中心
但女性懂得利用自己的姿賦
追求自己的利益
算是向"自主女性" 跨出第一步
4. 讓男人無法判斷孩子是否是自己的
如果男人知道女性排卵期
就可以與老婆"按表操課" 百發百中
然後棄老婆於不顧
因此女人演化出隱性排卵
迫使男人接受永久性的婚約
因為男人不確定女人生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只好長相左右、夜夜春宵,以求中獎
5. 引誘一堆男人,幫她扶養孩子
殺嬰在許多靈長類的頻率都很高
包括猴子、狒狒、大猩猩、黑猩猩
如果男人搞不清楚她生的孩子是誰的種
就不會亂殺孩子,甚至幫忙扶養
6. 因為生孩子有生命危險,所以會發情的女性會避免生產
嬰兒與母親體重的比例
人類比大猩猩大多了
因此生小孩風險很高
以人類的智慧
會發情的女性,自然會避開在排卵期性交
久而久之
不能察覺自己排卵的女性,就會被演化出來
這6個理論,誰是正確的?
目前生物學家並不清楚
也無法做控制實驗
但既然我都提了這些理論
就不能一走了之
像隱性排卵這個現象
不太可能只是某一個因素造成
就像主張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某一個因素導致的
一樣是笑話
在1900~1914年之間
有許多獨立因素,將歐洲局勢推向戰爭,也有許多因素導向和平
最後戰爭爆發了
因為推向戰爭的因素 占了上風
對於複雜的現象
我們要列舉所有相關因素
就算解釋了
也不分別主從
這6個理論
理論3、5、6也許在過去是主要因素
但現在不是了
理論1、2、4
我覺得今天仍在作用
每一對男女
若希望自己的子女 順利長大成人
就要長期合作,共同扶養
但他們也必須與附近的其他夫婦合作
隱性排卵與隨時可以性交的特性
導致規律的性生活
這可以強化夫妻的關係
性 不是冷靜機詐的女人 敷衍飢渴男人的手段
而是維繫夫妻關係的黏合劑
至於長臂猿的反例(他們長相廝守 卻一輩子沒歡愉幾次)
我認為很容易答覆:
長臂猿不必與其他成年長臂猿 攪和在一起
他們沒有什麼社會與經濟互動
-----
-----
根據研究
美國與英國的新生嬰兒
有5~30%
是婚外情的產品
為什麼結了婚的人,要婚外情呢?
到底是堅貞不二好?還是雜交好?還是搞外遇好?
若把生命看作一場演化競賽(留下最多子女個體的人 就是贏家)
你就會了解:
兩性的最佳策略不同
對男人來說
生育的最低投資,是性交的行動
花的時間與精力有限
而女人要生孩子,還要幾年養育
是巨額投資
由於兩性的差異
男性從"婚外情"或 "多偶制"得到的好處
比女性多太多了
(女性讀者如果現在非常憤怒,準備丟書
或男性讀者覺得受到鼓舞,我得警告你
請繼續讀下去
"婚外情"問題 比你想像的複雜多了)
另一個與交配策略有關的兩性不對等
是當事人對親生子女的信心
任何動物
要是花時間照料別人的孩子
就是演化競賽的輸家
下種的是贏家
女人不可能被騙,因為孩子是親生的
體外受精的動物
雄性也不可能被戴綠帽
舉例,某些魚種的雄魚
會看著雌魚產卵,然後立刻跟上受精
然後將受精卵 藏好照顧
而人類男性就容易被騙
除非那位女士的受孕期受到全程監控
解決這個其中一個極端方法
是印度南部的納雅族
女性愛交多少男友就交多少
但男性不與老婆同住
也不照顧老婆生的孩子
他女姊妹同住,照顧外甥
至少,他的基因 有4分之一的可以在外甥體內找到
記住這2個男女不對稱的事實
我來列舉3個男人的"作戰策略":
A計畫:隨時搞外遇
反正本小利大,何樂不為?
在狩獵採集社會
女性一輩子最多可以養大4個孩子
只要成功玩上一次
就能提升4分之一的"終生生殖成就"
幾分鐘"勞動"就能有這麼大的"收益"
誰不心動?
這計畫天真的可以
B計畫:當個專情郎
A計畫仔細想一下
要是被發現了
可能會被對方的丈夫殺了
自己的老婆也可能出走,跟人跑了
別的男人可不會照顧你的孩子
所以B計劃就是提高收益,降低風險
C計畫:把女性策略也考慮進去
A、B計劃都有缺陷
就是忽略了女性策略
所以都會失敗
為了對C計畫進一步討論
如果我們訪問搞外遇的人
他肯定不會說真話
所以不如從鳥類來研究
至少研究鳥類的好處
我們只要花幾百個小時 坐在一旁觀察
就能弄清楚誰搞過誰
從來沒有一個人類族群
可以有這樣的研究品質
最近的鳥類外遇資料
有5種水鳥、海鷗、鵝...等
單偶制 是基本的社會制度
單親無法撫育幼鳥
因為牠必須離巢覓食
一個雄鳥也無法同時照料2個巢
所以這些鳥的生殖策略如下:
不可搞多偶
也不能搞單身,除非那母鳥馬上要和另一個公鳥送作堆,一起養幼鳥
偷搞別人的老婆,倒值得嘗試
案例一:美國德州 藍鷺與白鷺
雄鳥築巢,然後守著巢,追求造訪的母鳥
要是小倆口看對眼,就會交配20幾次
然後母鳥在巢裡產卵,白天在外覓食
公鳥負責守著巢與卵
一旦母鳥外出
公鳥就會立即追求其他路過的母鳥
但是不會立即有"婚外性行為"
公鳥的半吊子花心
像是"找備胎"
萬一老婆一去不回,就有備胎老婆可用
(老婆一去不回的機率可能是20%)
這時候,小三也不知這個公鳥已經結婚了
直到女主人回家,將小三趕走
(女主人會三不五時回家看一下)
最後 公鳥終於放下心來
相信老婆不會棄牠而去
就不會在追求路過的母鳥了
案例二:美國密西西比州 小藍鷺
比上一個案例更嚴重
大部分是公鳥等別人老公出門,闖入鄰家偷腥
多數母鳥半推半就
花心的公鳥為了降低自己戴綠帽的風險
不忘隨時回家探望
免得老婆遭人勾引
偷腥的對象
通常是還在產卵,能受孕的母鳥
不過 偷腥總是草草了事(8秒,正常是12秒)
所以受孕率比較低
有出軌紀錄的巢,大約一半後來就放棄了
案例三:美國密西根湖畔 鲱鷗
有家室的公鳥 35%會搞外遇
這個數字與1974年
美國花花公子雜誌 公布的32%差不多
美國少婦有24%搞外遇
母鲱鷗有配偶之後,會拒絕誘惑,也不勾搭
公鳥外遇的對象,都是"未婚幼齒"
為了降低戴綠帽的風險
"花花公子"會花比較多時間 守著還能受孕的"妻子"
牠能讓老婆死忠
秘訣在:餵老婆很勤
案例四:加拿大 雪鵝
和案例二一樣
公鳥會趁其他母鳥獨自在家時,闖入偷腥
母鳥也是半推半就
她老公不在家
是因為在外面勾引別人的老婆
公鳥也不是笨蛋
只要老婆還在下蛋
牠就會守在巢裡,看著老婆
(老公不在,老婆遭到誘拐的機率,是老公守在身邊的50倍)
一旦老婆產完卵
老公確認這是他的種
牠就會出去風流
以上這些花心公鳥的策略,都是精心計算過
進可攻,退可守
包含找備胎(如果老婆不忠)
看管還能受孕的老婆
餵的飽、"炮"的勤,讓老婆死心塌地
精密計算外出風流的時機(別人老婆可以受孕,自己老婆不行的時候)
不過,就算是科學方法
我們還是不清楚
母鳥為什麼搞外遇?
騎驢找馬?反正貨比三家不吃虧
或者公鳥太少,借種產卵?
這些鳥類研究的侷限
在於母鳥對於婚外情,看起來都半推半就,並不積極
為了瞭解比較主動的女性角色
我們還是得回到人類社會
但這個研究很困難,包含文化差異、觀察者的先入之見、受訪者的可信程度
根據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社群的資料,通常會有下列結論:
男人對婚外性行為,比女人感興趣
男人較想嘗試不同的性愛口味
女人會外遇,主要是因為對婚姻不滿,並期待新關係長長久久
男人對外遇對象較不挑
男人只要想搞外遇
就必須面對2個困境:
1. 企圖腳踏兩條船(勾引別人老婆,卻禁止自己老婆亂搞)
2. 男人普遍有怕戴綠帽的偏執狂(這是生物學的現實導致(體內受精),而非心裡有毛病)
人類過去的通姦法律,對女性不公平
這些法律都只有一個目的:
讓結了婚的男人放心,老婆生的孩子是自己的
這些法律著眼於女方的"婚姻地位"(讓女性被規範不得亂搞)
至於男方,管他的
結了婚的男人搞外遇,不算損失老婆的利益
自古以來,先生不忠不算犯罪
直到1810年(嘉慶15年),法國才規定
未經大老婆同意,先生不得養小三
西方男女平權的通姦法律,其實是個新鮮事物,最近150年才形成
即時在今天的美國
先生因為老婆紅杏出牆,憤而殺人
也會被減輕罪刑
為了讓男人肯定妻子生的是自己的種
傳統中國發展出世上最嚴密的制度:
每次皇帝與后妃"辦事"
都有太監紀錄年月日,當作受胎的證據
皇帝既然後宮養了大量美女
就要小心其他男人覬覦
任用太監是方法之一
晉朝《博物志》紀載了監視處女的方法:
用赤砂餵食蜥蜴,等到蜥蜴通體赤紅
在磨成粉,然後
"點女人肢體,終本不滅,有房事則滅,故號守宮"
另外有更惡劣的措施,限制妻子出牆:毁陰/鎖陰
(割除陰蒂或大部份外陰,降低女性性趣or將大陰唇縫起來)
目前世上仍有23個國家有這種習俗
分布在非洲、沙烏地阿拉伯、印尼群島
---------------------------------------
了解我們的過去,發展自己的文化
社會生物學就像核子物理
以及其他所有人類知識
會遭到濫用
虐待別人或謀殺
我們從來不缺藉口
但自從達爾文發表了天擇論
演化邏輯成了現成的理由
對人類性象的社會生物學討論
可以當作男人監控女性身體,或兩性不平等的藉口
就像傳統人類學 支持白人奴役黑人、納粹殺害猶太人一樣
現在文明已經成功阻止了一些古代惡習,例如殺嬰
現在醫學的主要目標
就是阻止人體有害基因的作用與微生物
而社會生物學家 只是說明鎖陰是一種雄性生殖策略
反對鎖陰習俗的運動
並不會因此喪失立場
我們譴責鎖陰習俗
是基於人道關懷:
沒有人 有權毀壞別人的身體
人類的行為,"留下更多子孫" 不應該是唯一的考量
人類一旦有文化
文化就有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目標
我認為演化推論
可以幫助理解人類社會的行為"起源"
我們和其他動物一樣
在演化過程中,必須贏得生殖競賽
過去的生殖策略,塑造了我們
但我們也發展出了道德意識
為了追求道德目標
即使違反生殖競賽
也在所不惜,無怨無悔
我們能有天人交戰的經驗
就是人與其他動物
最根本的差異
-----
你可能會注意到
你喜歡的女孩,與你朋友的口味完全不同
為什麼?
我們找的心上人
是與我們熟悉的?還是跟我們很不一樣的?
心理學家研究這個問題 已經很多年了
收集了很多對夫妻的資料
研究各種夫妻之間對應關係
(相關係數,完全相關是1,完全相反是-1,完全沒關係是0)
相關係數最高的項目(約0.9):宗教、族裔、人種、社經條件、年齡、政治觀點
次高的(約0.4):人格與智力的測量
例如內向or外向,講不講究整潔,以及智商
那體質特徵有相關嗎?
你可能覺得不會
但實際上會,相關係數 平均是0.2
雖然不比人格特質(0.4) 與 宗教信仰(0.9)高
但還是明顯>0
要是人家問你理想的心上人
你心中浮現的第一印象
就是與你德性差不多的:身高、體重、髮色、眼珠色、膚色
最令人訝異的
是中指長度
相關係數0.61
一言以蔽之,物以類聚,同氣相求
你可能覺得這很正常
本來住在同一個地方
社經地位、宗教、族裔 有高度的同質性
但應該沒人是用耳垂長度在選另一半的
因此必然有其他因素
使配偶間在耳垂長度 這類體質特徵上
表現出相關性
配偶間會相似,另一個明顯的原因:
婚姻不只是選擇,而是協商的結果
在政治、宗教、人格特質上愈相近
協商過程愈平順
除了空間距離 與 協商平順之外
讓人們決定結婚的因素
就只剩下體貌的性感了
當我們一見到對了眼的人
立刻驚為天人,情難自己
多數人知道
顯而易見的體徵,例如身高、髮色
每個人都有特別的偏好
但像耳垂、中指、兩眼的距離
這些其實都在潛意識 影響我們的決定
舉個例子
我有一次和我老婆瑪莉在互相使用望眼鏡
我發現原來瑪莉的兩眼,距離比較近
而過去我追求過的女孩
眼睛跟我一樣,距離比較開
還好瑪莉的耳垂 與其他特徵抓住了我
要不是那副望眼鏡
我也不會覺悟到我喜歡兩眼距離比較大的女孩
我從來沒發現那個特徵 有那麼大的魅力
我們與相似的人結婚
你現在明白為什麼了吧!
我們結婚的對象
並不是與自己相似
而是看來與自己父母或異性兄弟姊妹相似的人
與一個女人 最相近的男人
是她的兄弟或父親
同樣的
與一個男人最速配的女人
是他的母親或姊妹
但我們不會搞亂倫
依我看
我們結婚的對象
並不是與自己相似
而是看來與自己父母或異性兄弟姊妹相似的人
而這蒐尋對象
從我們小時候就開始發展
除了父母、兄弟姊妹以外
你的搜尋對象 也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只要他們在你成長期間 經常出現在你周圍
例如童年玩伴
也許你老婆像的是 你童年的隔壁小女孩
而不是你老媽
最後請記住
"蒐尋對象"包含了許多彼此不相關的體貌特徵
因此多數人找到的配偶
都是特徵上平均與"蒐尋對象"接近的人
而不是少數特徵上最接近"蒐尋對象"的人
所謂的"豐滿的紅髮女郎"理論
要是一個男人的母親與姊妹都是豐滿的紅髮女郎
他也許長大後對豐滿的紅髮女孩 特別感興趣
但紅髮女郎本來就不多
豐滿的更少
若還要講究其他特徵
挑起老婆來,就更婆婆媽媽了
結果
一群豐滿的紅髮女郎 生的男孩子
長大後只有少數幸運兒
能找到條件和老媽一樣的女人結婚
有些人娶了紅髮女郎,但頭髮不紅
有人娶了紅髮女郎,但身材不豐滿
多數人娶的老婆,普普通通,不豐滿,頭髮也是深色的
這些論證仍然適用婚外情對象的挑選
動物研究一:日本鵪鶉
把公鳥 和 表妹 和 陌生母鳥
一起關在籠裡
公鳥會偏愛表妹
但要是關在籠裡的是表妹或親妹妹
他仍偏愛表妹
(公鳥知道不能亂倫)
也就是他找的配偶
要與姊妹有點像,卻又不會太像
一點像,有益
多了,有害
動物研究二:小老鼠
老鼠找配偶 不憑體貌,而是憑氣味
把嬰兒雄鼠的媽媽,奶頭與陰道 噴檸檬味
這隻雄鼠長大後,把噴有檸檬味 和沒有噴的母鼠 關在一起
發現這隻熊鼠 遇上有檸檬味的母鼠,插入與射精比較快
沒有檸檬味的媽媽養大的熊鼠,表現則相反
顯然雄鼠受媽媽體味的挑逗而興奮
是後天學會的,不是遺傳
這些動物
在成長過程中,學會辨認自己的父母與同胞
引導他們尋找理想的另一半
他們的理想配偶,與父母、異性同胞 很相似
但絕不會亂倫
但這樣的動物實驗,要怎麼證明也適用於人類?
難道要我在媽媽哺乳期間
每天在奶頭上塗檸檬油,然後等20年後,觀察兒子?
想起來就令人喪志
但也些觀察與意外實驗
卻能讓我們接近真理
不搞亂倫,是後天養成的
通常我們不搞亂倫,不論是先天遺傳 還是後天學習
都說得通
但養子女在養父母家長大
可能會發展亂倫的傾向
以色列合作農場,實行"集體制"
大人各有職掌,但所有小孩組成一個大團體
由大人共同照顧
小孩從出生到青少年,都緊密生活在一起
研究發現:2769個長大的孩子,只有13對結婚,其他人都與外人結婚
而且這13對的其中一人(老公或老婆),都是6歲以後才搬進農場
這真是令人驚訝的自制力
這個戲劇化的結果
說明了出生後的6年內
是我們形成性偏好的關鍵期
"在這段時間的親密伴侶,不可以在成年後當作性伴侶"
雖然在成長期出現在我們周遭的人
長大後不能當性伴侶
卻塑造了我們的審美標準,以及"蒐尋參考對象"
---------------------------------------------
請想想看
什麼樣的人讓你覺得性感?
你是在什麼地方發展出這種口味的?
我敢說,多數人像我
可以追溯自己的口味到父母的體貌,或同胞,或童年朋友
所以別因為那些描述性感的老掉牙諺語 而沮喪
什麼"紳士喜歡金髮美女"、"戴眼鏡的女生沒人看"
這每一條規則
只對一些人有效
而且母親近視,髮色又深的男人,數量很多
我和我太太都很幸運
我們兩個都是髮色深、戴眼鏡
我們的父母也是
情人眼裡出西施
-----
-----
發明文字前
老人是經驗的資料庫
在採集狩獵時代
宗族中 即使只有一個年過70的老人
他的知識也能決定整個宗族的命運
因此 長壽是我們跨越獸界,進入人界的本錢
我們在第一集提過
不少克羅馬儂人可以活到60歲
但尼安德塔人 幾乎沒有活過40歲
這說明了,我們的身體,一定發生了某種變化
讓我們老化的速度變化
但那時候
"停經"演化出來了
停經是老化的時間
可是它的功能 卻是讓女人活得更長
弔詭吧?
我們先討論身體的修理機制
就像修車
除非保險桿壞掉,不然我們不會定期換保險桿
身體進行損害控制的最明顯例子
就是傷口癒合
許多動物都有非常的損害控制本領:
蜥蜴的尾巴、海星的臂足、螃蟹的腳、海參的腸子
肉眼看不到的層次:
細胞內有專門的酵素,負責找出DNA受損部位修理,不會理會完好的部位
另一種修理機制:定期更新
牙齒有固定的更換時間(人類有6副、大象有2副、鯊魚一生都在換牙)
人一生只有一副骨架,龍蝦和其他節肢動物 會定期更換外骨骼
人也會一直長頭髮
細胞也會定期更新
(腸內壁細胞 每幾天換一次,紅血球 每4個月...)
你可能會問:
既然天擇會留下最強戰士
為什麼我們不會演化成 什麼都能修理、什麼都能更換的戰士呢?
為什麼我們只有2副牙齒?這樣長大就不用裝假牙
為什麼老人會關節炎?要是能像螃蟹一樣 定期換關節就好了
要是我們能定期換心臟,就不用擔心心臟病了
答案:與修理的代價有關
修車是個很好的比喻
開賓士車的朋友 通常都會定期保養愛車
雖然每次保養很貴
但他們認為值得:
好好保養可以用很久
比隔幾年就換新車還划算
但如果你住在紐幾內亞首都(莫爾斯比港)呢?
莫爾斯比港 是世界車禍冠軍城
不論你怎麼保養
一年內愛車都可能報銷
所以紐幾內亞開車族 根本不保養:
他們寧可省下錢 買一台新車
那一個動物應該"投資"多少在生物修理?
假設演化是場遊戲
那贏的方式
就是生下子女最多的贏
那為什麼天擇不讓我們更壯、更快
這些演化的設計問題,乍看之下簡單
麻煩的是:
天擇的對象是生物個體(整個身體)
而不是一個個體的各個零件
必須活下來的
是你這個人
而不是你的大腦 或 飛毛腿
一個動物,若改善他身體的某個零件,得到某個明顯的好處
但可能會得到某個壞處
改善了某個零件
可能會與身體的其他零件不速配
或會消耗更多能量
使其他零件得不到能量
天擇會對每一個特質仔細推敲
讓個體的壽命 與生殖率 達到最高水準
而不是讓單個零件最佳化
演化就是不斷取捨的最佳過程
我很自豪我的金龜車
但我開寶馬車的朋友 認為我的車很遜
他問我為什麼不換一個更大更好的引擎?
原因是:巨大的寶馬引擎 根本裝不進我的金龜車
即使我把金龜車的引擎室擴大
還得換變速箱、傳動軸
我也得改避震器、煞車(因為車速變快了)
等到改裝完畢
金龜車原來的零件 所剩無幾
我想
原本的小引擎,對金龜車是最好的
也就是說
如果我想增加車速,就不得不犧牲這車的其他性能
另一個好例子:英國 戰鬥巡航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
英國海軍 建造了13艘戰鬥巡航艦
它們的特色:有戰鬥艦的噸位與火力,又有巡航艦的速度
但是 為了增加火力與速度
火炮與引擎的重量 勢必增加
其他零組件的重量 就受到極大的限制
於是戰鬥巡航艦 犧牲了裝甲強度、小型火炮、抗空襲裝備
這種設計,產生了悲劇
1916年,英國皇家海軍"無倦號"、"瑪莉女王號"、"無敵號"
在北海與德艦遭遇
幾乎一給德砲擊中 就爆炸沉沒
1941年(二戰),英國海軍"胡德號" 與 德艦"俾斯麥號"遭遇
8分鐘就給擊沉
日本偷襲珍珠港
幾天內 "反擊號"就給日本轟炸機擊沉
(似乎是海戰史上 第一艘給空軍擊沉的大型戰艦)
這些戰績都顯示:
戰艦中有些零件特別大
也不能使整艘戰艦 處於最佳狀態
所以
工程師在設計一項機器
不會只修補單一零件,而不顧及整體
因為每一個零件都要花錢、占空間、攤重量
那些都可以挪用到其他零件
工程師會考慮:零件怎樣組合,才能使機器的整體效能最好
同樣的邏輯
演化不會只修補單一生物特徵
而不考慮生物整體
因為每一個結構、酵素、DNA片段
都會耗能量、占空間
那些都可以挪為他用
只要任何組合,能導致最大生殖成就
那這個組合 就會受到天澤青睞
不論是工程師 還是 演化生物學家
都必須評估 體系內增加任何東西後的 得 與 失
那為什麼我們有些特徵,看起來在降低繁殖能力?
例如女性停經、一胎只生一個、最多一年生一個、12~16歲以後才能生孩子
這其實是一樣的邏輯
如果女性懷孕期 真的縮短成3周
那母親的身體與胎兒 都要有配套的改變
要是我們將所有能量都用來生孩子
不顧修理身體
那我們的身體很快就會衰老
等不及孩子出生
另一方面
要是我們將所有能量 花費在維修身體
就沒有能量製造、生養孩子
天擇要做的是:
調配維修身體 與 生殖的相對花費,求得最大生殖率
小鼠2個月大就能懷孕
而人類至少要等到12歲
動物要是很晚才生殖
就必須花費許多能量 修補身體
那樣才能活到生殖年齡(12歲)
所以我們預期:第一次的生殖年齡愈晚,花費在修理身體上的能量愈大
小鼠比我們早生殖
衰老得也早
(牠們的修理機制不太有效)
就算再怎麼照顧
也活不超過2歲
但人類要是花在修理身體得能量很少,壽命就會撐不到青春期
所以與修理小鼠比起來
修理人類 比較值得
查理蒙格:生命就是一連串的機會成本
那人類花費能量的細項是什麼?
首先
我們的修理能力不怎麼樣
我們不會長出新肢 也不會定期換骨架(一些短命的無脊椎動物就可以)
但整個結構的更新 並不常見
可能也不是動物修理帳單 花費最大的項目
最大的支出
發生在肉眼看不見的細胞與分子層次:
人類就算一整天不動
男性一天也會消耗1640大卡
大部分能量花在肉眼看不見的定期更新上
這項開支的比例,比小鼠大很多
第二個例子
是關於"無法修復的傷害"的風險
有些傷害是絕對無法恢復原狀
如果你明天就會被獅子吃了
今天付錢給牙醫 做牙齒矯正
毫無意義
要是一個動物 因為無法恢復原狀的意外死亡機率很低
那就值得在昂貴的修理機制上投資
同樣的邏輯
美國車主願意保養新車,紐幾內亞的車主就不會
遭到天敵獵殺的風險
鳥類與哺乳類低(因為在天空飛)
烏龜比其他爬行類低(因為有龜殼保護)
於是 鳥類與烏龜投資昂貴的修理機制
比較可以回收
那些容易遭獵殺的動物,就省省吧!
第三個例子
是男女之間壽命的差異
兩性中 比較不會橫死的那一方
投資修理機制的收益較大(壽命較長)
在多數動物中
雄性的橫死機率比較高
因為雄性從事高風險競爭(打鬥)
在過去的歷史 男人也要和其他男人對抗
與男性較高的橫死率相關的是:
男性老化的較快,非橫死的機率 也比女性高
目前女性壽命比男性多6年
部分原因是男性抽菸的人比女性多
但即使在不吸菸的人口中,女性的壽命 依然比較長
這意味著:
演化為兩性寫下程式
讓女人花比較多的能量 修補身體,男人花能量來鬥爭
也就是
修理男性划不來,不如修理女性
最後一個例子
為什麼人類過了生殖期後,還能活很久?
很少動物在過了生殖期還能存活的
因為既然生完了,繼續維修身體 沒有意義
但仔細思考 就會發現:
人類發育、成長,很不容易,得要近20年
在動物界絕無僅有
老人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即使他們的子女已經成年
老人對整個社群的生存
仍發揮攸關生死的功能
所以我們獲得一種特別的本領:
女性即使不生了,依然繼續修補身體
那又為什麼女性在中年就停經了?
而且是忽然關閉功能
為什麼天擇不讓女性生個不停?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也就是:
如果母親一直生,容易死,母親死亡對嬰幼兒的生存不利
由於人類嬰兒發育得很慢,斷奶後也無法自行覓食(黑猩猩就可以)
在狩獵採集社會
母親一旦死,小孩就性命不保,除非已經長到青春期
生小孩等於是在賭博
如果已經生3個,沒必要冒險生第4個
所以停經的目的
是保護母親先前在孩子身上的投資
人類老化,到底有沒有主要原因?
過去的演化學家
都在幻想老化只有一個原因
或最好不要超過3、5個
但事實是:老化 涉及無數 同時發生的變化
天擇會讓身體所以生理系統的老化速率
彼此速配
如果身體大部分零件都耗損的很快
卻只修理某一個零件
根本沒意義
容許身體一小部分零件提早耗損
也沒有意義
天擇不會犯下無意義的錯
例如車主不會買便宜的滾珠軸承,卻花大錢在其他零件上
但也不會買一個鑽石滾珠軸承,因為即使鑽石滾珠軸承 壽命較長
其他零件卻不
車主的最佳策略
就是使車子所有零件
都保持同樣的磨耗速率
最後大家一起垮掉,絲毫不浪費
天擇的策略:"同時全面崩潰"
這個結論令人失望
如果老化是由一個原因造成
就能針對那個原因 對症下藥
或許我們就能長生不老
"福爾摩斯探索"這本小說裡
劍橋大學 生理學教授 愛上解剖學教授的女兒
為了彌補年齡的差距
給自己注射了黑面猴血清,當作回春藥
福爾摩斯 非常憂慮
要是真有這種回春藥
那俗人都能延長他們的生命,不就"不適者生存"?
天擇 絕不會容許單一的衰老機制
福爾摩斯擔心的事
似乎不可能發生
要是他知道了
會鬆一口氣吧?
-----
-----
人類會成為萬物之靈
語言是關鍵
但從猴子的低沉咕嚕聲 到 莎士比亞的詩詞之間
一定有過"類語言"的中間階段
不幸的
語言的起源 不像骨盆、工具、藝術等
會留下遺跡
我們只能從其他方面著手
目前最精密的動物語言研究:非洲綠猴
1977年,科學家夫婦 錢尼 與 賽法斯
以實驗證明(錄音播放),綠猴的不同呼叫聲 有不同功能
豹子呼叫:
雄猴一連串響亮的吠叫聲,母猴則是高亢的喳喳聲
其他綠猴一聽到警告聲,會立即爬上樹
武鷹呼叫:
兩個音節的短暫咳聲,其他聽見的猴子會抬頭看天空,或跑向矮樹叢
蟒蛇呼叫:
另一種特別的叫聲,附近的綠猴會用後腿直起身子,四處看蛇在哪裡
...其實還有看到狒狒、土狼、人類的呼叫法
我們很容易低估 動物的呼叫聲 所含的訊息量
安伯賽力國家公園的綠猴
至少有10個"字" 來表達:
"豹"、"鷹"、"蛇"、"其他獵食獸"、陌生人類、居高位同伴、低階同伴...
有人說:綠猴的警告呼叫,只是恐懼的本能表達
但其實不是
這些都是對象明確的通訊行為
針對敵人,牠也可能"謊報"
綠猴的呼叫 可以當作"字"嗎?有文法嗎?
例如綠猴的"豹子呼叫"
是一個字?(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
還是一個敘述句?(來了一頭 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
一個動議?(大家趕快爬上樹!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來了!)
目前我們還沒有清楚的答案
也許這些功能都包含
就像我兒子講"果汁"
其實是"我要果汁!"
等他長大一些,就會加入更多音節:"給我果汁!"
綠猴到底使用多少字彙量?
經人類研究
至少10種
但其實可能不只
我們很難分辨動物的聲音,其實很正常
仔細想想,我們也很難分辨人類的語音
我們出生前幾年,都在學習身邊大人的語音
長大後,對於不熟悉的語音,仍難以分辨
我高中學過4年法文
可我的法文 比巴黎長大的4歲小孩還差!
但紐幾內亞的依瑤語 比法文更難!
一個依瑤語母音,可能有8種不同意義
一個聲調微小的變化
可以讓一個依瑤字
從"岳母" 變成 "蛇"
要是你把自己的岳母叫成蛇
等於找死
那裡的小孩
從小就學會分辨聲調的變化
即使一個職業語言學家
全心全意學了好幾年
仍不易掌握他們的語調變化
所以
我們學習不熟悉的人類語言,都那麼難了
更別說辨認其他動物的呼叫聲
通訊極限的應該是猿類,而不是猴類
綠猴大概不可能是動物聲音傳訊的極限
極限的應該是猿類,而不是猴類
但野地黑猩猩很難研究
綠猴的地盤 不超過600公尺
可是黑猩猩就有幾公里了
這樣實驗器材很難安排
動物園的黑猩猩 也不準
因為牠們每一頭 都是從不同地點抓來的
不過牠們經過訓練
是可以掌握上百個符號的意義
至少證明他們有足夠的智力
掌握大量語彙
靈長類行為學家 經過田野調查
發現一群大猩猩
會停在一個地點 很長一段時間
只是坐在一起
彼此以難以分辨的聲音 咕嚕來咕嚕去
然後突然所有大猩猩站起來
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看到這一幕的人
難免認為剛才一堆咕嚕聲
含有溝通的細節
不過動物的聲音通訊,究竟有沒有文法?
目前為止,綠猴的呼叫還沒發現文法
只是發單聲
南美的卡布欽猴 與 東南亞的長臂猿
的確有好幾個元素
而且似乎有固定的順序
但我們還不清楚這些組合的意義
(人類不清楚 不代表牠們自己不清楚)
原始的人類語言,聽起來是怎麼樣?
英語中,有介詞、連接詞、助動詞...
我們的祖先是怎麼發明的?
人類的語言 和 綠猴呼叫不一樣
人類的話語 有階層結構
可以在低層次的少數元素上,往上建構許多項目
例如利用許多不同音節,組合成幾千個字
然後再用字組成片語
再用片語組成句子
因此句子的數量是無限的
人類的語言結構非常複雜
職業語言學家 找出的規則
很多是最近幾十年才提出來的
最早的文字在5000年以前出現
它們與現代文字一樣複雜
因此人類語言非常可能在更早的時候
就像今天的一樣複雜
但語言的複雜程度
與社會/工藝的複雜程度 沒有關係
(紐幾內亞的依瑤語 就超級複雜)
但因為語言不會留下遺跡
所以研究的辦法之一:
觀察那些沒有機會聽見人類說話的人
看他們會不會自然的發明一種原始語言
科學家研究
若一個族群的小孩
他們身邊的成人 說的語言 極為簡化又不穩定
那些孩子會繼續演化他們自己的語言
比綠猴的呼叫系統更先進
但比正常的人類語言簡單
剛形成的粗糙語言,叫"洋淨兵"
後來比較複雜的語言,叫"克里奧"
"洋淨兵"有名詞、動詞、形容詞
但幾乎沒有冠詞、助動詞、連接詞
也很少片語,字的順序並無規律
不同人說的話,都不太一樣
這個語言可說是無政府狀態
"只要我喜歡 有什麼不可以"
但要是有一個世代
開始以"洋淨兵"做母語
那"洋淨兵"很快就會演化成"克里奧"
"克里奧"複雜得多
同個族群的不同人講的"克里奧" 也一致的多
"克里奧"可以表達的意思
用"洋淨兵"都要講老半天
在各地的"克里奧",出奇的一致
多數"克里奧"都是"主詞 動詞 受詞"的順序
而且助動詞都在主動詞的前面
為什麼各地的"克里奧"這麼像?
語言學家還沒有定論
但目前我覺得最可信的解釋
是語言學家 畢克頓 提出的
他認為
我們控制語言發展的遺傳藍圖
是相同的
他在夏威夷做的"克里奧"研究發現
不同"克里奧"的兒童創作者
會一再發明相同的語法
不是因為它們以最簡單 或 唯一的方式 設計語言
人類語言的結構 非常複雜
小孩子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就學會
因此
在兒童大腦中
必然有一內建的語言學習線路
我的雙胞胎兒子 不到4歲
就精通大部分英語語法規則
而母語不是英文的成年人
就到移民到英語國家 幾十年
還不能掌握這些規則
所以語言學大師 喬姆斯基 認為
正在學習第一個語言的兒童
面對的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除非那個語言的大部分結構
已經內建在他們的腦子裡
我們生來大腦中,已內建了一套"通用語法"
那套語法容許我們建構各種可能的語法模型
以涵蓋真實語言的語法範圍
如果幼兒學習的的第一個語言不正常
是沒有結構的"洋淨兵"
那"克里奧"就是幼兒長大後的預設設定
也就是說
"克里奧"的語法
就是天生的"普遍語法"的預設值
但是 如果幼兒學的第一個語言
跟預設值不一樣
還是可以學會,只是比較難
例如英文的敘述句:主詞+動詞+受詞
但疑問句就要把主詞與動詞顛倒
所以英美兒童 學習疑問句 的確有困難
從綠猴呼叫 到 莎士比亞,"克里奧"已經走完 全程的99%
印尼語就是"克里奧"發展出來的
有文法、字詞順序、字根變化、及片語句子
在動物界
可以找到人類語言的前驅物
例如綠猴、黑猩猩
但人類語言是我們最獨特的特徵
使我們與眾不同
也是我們能夠"大躍進"
最關鍵的因素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金石堂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