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做為投資者 巴非特比我第一次遇到他時好太多了
我也是這樣的 如果我們在某個階段停滯不前 滿足於已經擁有的知識
我們的績效會比現在差得多
所以訣竅在於不斷學習
而且我認為 能夠享受學習過程的人 才能夠不斷學習
蒙格明白要找到真正好的標的很難 所以 就算90%的時間都在說"不" 也不會錯過太多
關心別人賺錢比自己更快 是一種致命的罪
妒忌真是一種愚蠢的罪 是唯一一種不可能得到任何樂趣的罪行
只會讓人痛苦不堪 不會帶來任何樂趣
為什麼要妒忌呢
我們賺錢 靠的是記住淺顯的 而不是掌握深澳的
我們從來不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 而只是持續避免讓自己變成蠢貨
久而久之 我們這種人便能獲得非常大的優勢
如果你在生活中唯一的成功就是透過買股票發財 那麼這是一種失敗的生活
生活不僅僅是精明的累積財富
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 大多來自你知道應該避免哪些事情 死得太早 糟糕的婚姻等等
避免邪惡之人 尤其是性感誘人的異性
第二講
祖母規矩:先吃完胡蘿蔔,才准吃甜點 (先苦後甘)
你必須在腦中擁有一些思維模型 靠這些模型組成的框架來整理間接和直接的經驗
數學: 基本的排列組合原理 決策樹理論(樹狀圖) 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會計學:你必須對會計學有足夠理解 才能明白它的局限
會計學雖然是(商業活動的)起點 但仍只是粗略的估算
如果能夠將一堆模型的知識組合起來 回答一個又一個為什麼 就能夠更周延的思考
同理 如果告訴人們事情的時候 都能告知原因 對方就能更深刻理解你說的話
也會更重視 更聽從你的話 就算他們不能理解真正的理由 也比較會願意合作
硬科學/工程學: 工程學裡的品質管理 即使對你我這樣的非專業工程師來說也很重要
統計學: 不用精通 但應該像我一樣 至少能粗略理解那條鐘形曲線
心理學: 非常重要 可操控和激勵別人
我發現把完全或者部分自由的市場經濟 當作某種生態系統 是很有用的思維方式
規模優勢理論的本質是一生產的商品愈多 就愈有能力生產該種商品
那是極大的優勢 和經營的成敗有很大關係
規模優勢也可能是一種資訊優勢
但規模太大也有缺點 就是出現官僚作風 沒有效率
"我們必須在我們進入的每個領域做到第一或第二 否則就退出
我不在乎要解雇多少人 賣掉哪些業務 如果做不到第一或第二 寧可不做"
另一方面
縮小規模 加強專業化程度 能夠帶來巨大的優勢
巴夫洛夫聯想: "當有人說了你不想聽的話 讓你不高興
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抗拒的情緒"
你必須訓練自己擺脫這種反應
規模和熱情一旦結合起來 能夠產生非常大的威力 例如Walmart
在某些市場 沒有一家公司賺得到錢 但某些市場裡 每家公司卻都活得很好
微觀經濟學的重大啟示在於教人們辨別:
"技術"什麼時候能幫助你 什麼時候會摧毀你
例如買新的紡織機對生產者沒好處 好處都流向消費者了
因為競爭者會跟進 所以產量過剩 價格下降
雖然成本下降了 但售價也下降 所以沒賺比較多
但消費者買紡織品變便宜了
除非你做的是獨占型生意 技術進步對你就有好處
因為你可以決定售價
當新行業出現時 先行者會獲得極大優勢
"衝浪"模型:
先行者會衝上浪尖 站在浪頭上很久很久 其他人則被海浪吞沒
"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
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 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 那麼 你注定一敗塗地
要認清自己的優勢 只在能力圈裡競爭"
所以巴菲特不碰科技業 因為不精通
市場既是部分有效的 也是部分低效的
老天爺並沒有賜予人類全知全能的本事 但如果人們努力在世界上尋找定錯價格的賭注
老天爺有時會讓他們如願 聰明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後 會狠很下注
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 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
"波克夏犯過最嚴重的錯就是錯失良機 該買的股票沒買 或只買一點"
巴菲特: "只要規定你們一生只能投資20次 你們的報酬一定會好得多"
波克夏大部分的錢是從10個機會上賺來的
成功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有良好的性格
一般人總是按耐不住 或擔心過度
成功要非常有耐心 知道何時該等待 何時該行動
要如何才能氣力神閒長抱股票呢? 光有好脾氣是不夠的 你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 一直保持好奇心
對許多事情背後的發生原因 有高度的興趣並追根究柢
如果長期保持此心態 就能提升專注於現實的能力
若沒有這個態度 智商再高的的人也會失敗
葛拉漢: "菸屁股"理論
波克夏早期的3億美元是靠"菸屁股"理論賺來的 但後來大多數都是投資偉大的企業賺來的
好好把握少數幾個看準的機會 比假裝什麼都懂好得多
竅門就在於買進那些優質企業 因為那就等於你買到了那家公司的成長動能 所帶來的規模優勢
年輕人可以趁優秀企業還小的時候投資
最好是能買正好有偉大領導者的偉大企業 例如有威爾許的奇異公司
對年輕人的工作的三大原則:
1. 別賣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2. 別為你不尊敬 不欽佩的人工作
3. 只跟你喜歡的人共事
富蘭克林: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