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1989年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今年淨值增加了44.4%
過去25年來 每股淨值從19元 變成4296元 年複合報酬率23.8%

過去有7聖徒
自從1989年波仙珠寶加入後
我把他們稱做 「7 + 1」聖徒

1. 水牛城晚報
2. 海默西服
3. 寇比吸塵器
4. 內布拉斯加家具
5. 史考特飛茲集團
6. 喜詩糖果
7. 世界百科全書

8. 波仙珠寶


他們的管理人 好到不能再好了

大部分的管理人是為了討生活
但他們在棒球場上 只是為了擊出全壘打的成就感

他們的ROE是57%
他們不用舉債 賺來的現金足以清償所有借款

當我唸到他們的名字
就好像1927年洋基名教練Miller 在唸他們的先發陣容一樣

讓我們逐一檢視:

Friedman是波仙珠寶的管理天才 業績不斷翻倍 
他只有一種速度: 全速前進

波仙珠寶銷量很大 在那你可看到各式各樣的珠寶
嚴格控管支出 營業費用只有同業的3分之1 
加上優秀的採購能力
所以波仙珠寶 賣的比同業都便宜
因此吸引了更多顧客上門
良性循環的結果
使的該店旺季單日人潮高達4000人
-----------------------------------------------------------

喜詩糖果去年的銷售總磅數再創新高 年增率8%
而且平均單店銷售磅數 近幾年來 首次正成長

廣告佔的因素很重要
我們把預算從400萬 調高到500萬美元
向每位顧客傳達 喜詩如此特別的品質

喜詩的傑出表現看起來很自然
但Chuck的管理絕非僥倖
他每天全心全意專注在生產 和銷售各個環節
將品質和服務的觀念 傳達給公司上上下下 幾千位員工
每年銷售超過2700萬磅的糖果
225家分店 要讓每位顧客滿心歡喜地離去
實在是不容易做到
但這差事 交到Chuck手中
總是令人放心
-------------------------------------------------------------

內布拉斯加家具的業績和盈餘 再創新高
但有一個壞消息
B太太和家族成員 在內部改裝 和地毯部門方面 經營理念不合
所以5月決定離職

B太太可能是全美國最聰明的生意人
但這件事我站在其他家族成員這邊

過去3年來 其他部門業績平均成長24%
但地毯部門衰退了17%

96歲的她 決定自行創業 賣家具和地毯
同樣的 一週工作7天

內布拉斯加家具 和 波仙珠寶 成功的方式都一樣:
1. 商品總類齊全 應有盡有
2. 營運費用極低
3. 大量採購 進貨成本低
4. 毛利高 但售價也壓低
5. 親切服務 和家族式管理

-----------------------------------------------------------------

水牛城日報 在今年有3點值得一提:
1. 家庭滲透率 全國主要報紙中最高
2. 新聞比率 (新聞 / (新聞+廣告)) 比同類型的報紙高很多
3. 同業獲利頻頻下滑 但水牛城的獲利 連續第7年成長

這3個因素息息相關
新聞比率高 雖然會暫時讓廣告收入減少
但高的新聞比率 會受到顧客喜愛 進而拉高家庭滲透率
高滲透率 就會受到廣告商的喜愛 廣告收入自然多

相反的 有些報紙為了暫時的高獲利 壓低新聞比率
這是殺雞取卵
等到滲透率下降 不受到廣告商的青睞 收入就會節節敗退

水牛城的大本營Erie 人口不斷縮水
從1970年的111萬人 到1988年的96.6萬人
我們的發行量卻從20萬份 成長到30萬份
沒人像我們這樣成長的

之所以能不斷成長 又受到鄉親父老的支持
總編輯Light 功不可沒
他日復一日創造出發人深省 有用 有趣的新聞

Stan是水牛城的發行人
他的管理能力 使我們的營業利益 至少多出5%
這令人讚嘆的成績
只有熟悉企業大大小小事物的優秀經理人 才辦的到

Stan的才能也延伸到編輯出版上
他在1972年贏得普立茲獎
他和我共事了20年
我們患難與共 實在很難找到這麼好的夥伴

------------------------------------------------------

我們來回顧一下我以前犯的錯:

當初我買波克夏紡織的股權
我很清楚紡織業沒什麼前景
但因為它很便宜 所以我被誘惑了

雖然早期我靠這樣撿便宜的模式 賺了不少錢
但自從我投資了波克夏後 我就開始發現 這不是好方法

如果一開始你的買價很便宜 有可能短期會賺到錢
即便這家公司的長期經營很糟糕

我稱這種投資法 叫「菸屁股投資法」
路邊的香菸頭撿起來 可能讓你吸一口 但這只能解一解菸癮

除非你是個清算專家
不然這種投資法 純屬傻瓜行為
因為就算你買得很便宜 
長期而言 爛公司有可能跌到你的買價 (整個業務甚至可能萎縮到0)

對於經營艱困的企業 問題會一個接著一個而來 
廚房裡的蟑螂絕對不止只有一隻

或許你認為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
不過我卻用了很慘痛的代價才學到
除了波克夏
我又買了多元零售 巴爾地摩百貨...等公司
我打折買、經營的人也一流、還有未實現的房產利益...
我到底還漏了什麼?
還好三年後 算我狗屎運 以成本價脫手


以合理價買好公司 比便宜價買爛公司  重要的多

查理很早就懂這個道理 我的反應慢的多
現在 我們不只選擇最好的公司 這些公司還要有好的經理人

好的馬 還要搭配好的騎師 才能有好成績
但像波克夏紡織 這些經理人都很優秀
可他們身在流砂般的困境
天才也無法力挽狂瀾

當一個優秀的經理人 遇到惡名昭彰的企業
通常是後者佔上風

雖然有時困難的問題 有被解決的可能
就像以前的水牛城晚報 美國運通 或GEICO

不過總的來說
查理和我 過了25年的經驗

從不挑戰難題
我們只答送分題
-------------------------------------------------------------------


我最意外的發現 是企業有一種巨大的盲從

我一開始以為所有有經驗的經理人 都能克服盲從
但後來我發現根本就不是這回事

舉例來說
就像毫無止盡的填滿工作時間
企業也會用任何理由 盲目的擴張或併購 將資金花完 

或任何一個崇拜領導者的組織
不管多離譜 他的追隨者都可以找出論點支持他

或同業的舉動
不論是併購計畫 擴張 或經理人待遇
都會在無意間彼此模仿

這些盲從是整個組織推動的
而非刻意的腐敗

也因為我忽略了這種盲從的力量
付出了慘痛代價
現在我和查理會把投資集中在 對這種問題有相當警覺性的公司上

在犯下幾個錯誤後
我試著盡量只和我欣賞的人來往
但就像我之前提到
二流的紡織廠 不會因為經營者是那種你會想把女兒嫁給他的人 就能成功的
然而投資人確實可以因為公司老闆是具有真正商業頭腦的人才 而獲益良多
相反的 我們永遠不會和壞人打交道 就算公司再吸引人







按讚分享好觀念,謝謝 


可在右側訂閱部落格,以即時收到好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